2016年上半年来宾市主要经济指标计划执行情况
指标 | 单位 | 总量 | 增长 | 增速比预期增减(百分点) | 增速同比增减(百分点)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26.10 | 4.9% | -1.1 | 3.9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33.22 | 3.1% | 0.1 | 0.1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07.65 | 4.5% | -3.2 | 5.6 |
#工业 | 亿元 | 81.59 | 3.1% | -3.6 | 7.2 |
第三产业 | 亿元 | 85.24 | 6.0% | 0.5 | 1.3 |
财政收入 | 亿元 | 25.7 | 2.1% | -3.9 | 28.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3.0% | -4 | 8.9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89.46 | 0.2% | -8.8 |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77.86 | 8.3% | 0.3 | 持平 |
外贸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4293 | 2.5% | -1.5 | 25.5 |
#外贸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2672 | 30.8% | 25.8 | 56.6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9081 | 7.1% | -0.4 | —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元 | — | 2.8% | -0.2 | 2.2 |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日趋向好。今年以来,面对依然十分困难的发展环境,我市及时部署实施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上半年经济实现企稳回升,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4.3%、3.0%,提高14.6、8.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比一季度回升4.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5.7亿元,增长2.1%;财政收入质量提高,非税收入占比降至28.9%,下降6.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趋优,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7:47.6:37.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符合预期,结构向好。
1.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成效显著。统筹推进银海铝二期等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建设,完成投资8.6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10.4%。大工业区域电网和供热、供气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年产25万吨铝、年产500万件铝合金轮毂项目开工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大力推进总投资44亿元的15个重点新兴产业项目,全市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2亿元,增长13.5%;生物及民族医药产值、汽车(机械)配件增速分别达15.6%、37.9%。合山东来化工年产15万吨碳酸钙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凤凰工业园入驻产汽配企业9家、竣工投产5家。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大。来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入驻小微企业32家,在孵企业17家;“惠企贷”筹措资金3800万元,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保障;争取到自治区中小企业专项资金210万。
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加快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新增市级示范区6个,累计投资9.4亿元建成示范区30.3万亩。甘蔗“双高”糖料蔗基地落实面积28.3万亩,完成总任务的70.8%。桂中治旱乐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9.1亿元,进度达到72.2%;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引进现代农业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26.7亿元,其中来宾市标准化生态养殖等2个项目实现开工;来宾海升现代化柑橘产业园项目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500万元。推进电商进农业,建成村邮乐购网点27个;忻城县积极创建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县35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上线运营。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54.0%。
3.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加快服务业聚集提升,正在编制我市现代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2个服务业集聚区详细性规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依托河南工业园区热电联产的来宾环境服务业试点获列为国家级试点。建成农贸、果蔬等一批专业市场,市区城北商圈和内环沿线商贸网络初步形成。义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城、桂中建材五金家居商贸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我市首家电商企业广西华夏壹号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以“互联网+”为主流的快递业务量增长33.7%。金秀县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6%。
(三)内需支撑趋稳,新生动能持续积聚。随着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积极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取得初步成效,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内需潜力不断扩大。
1. 投资增速呈回升态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7.9%,农、林业投资分别增长1.8倍和1.2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1%,比上年同期快43.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更新改造和制造业等3项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2%;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卫生、信息、科技、水利、社保等领域投资增速均高于25%。
2. 内外贸市场保持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与上年同期、一季度持平。开展第二届名特优农产品春节交易周、夏季汽车展等8次大型促销活动,以假日经济拉动消费需求。零售、住宿、餐饮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增速均在50%以上。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接待人次和旅游消费分别增长24.5%和28.6%。外贸出口增长加快。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2.5%,提高2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72万美元,增长30.8%;实现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1051.2万美元。
3.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效初显。围绕《来宾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出台了户籍、住房等8大类24份配套政策,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提供政策支持。率先在全区推行《居住证明》制度,开设农民工户口迁入城镇绿色通道。兴宾区农民工创业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试点,进驻园区企业18家,吸纳务工农民700余人。启动为期三年的城北新区提升完善工程,重点建设9大类共82个项目;今年推进20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上半年“以购代建”商品房1673套,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四)重大项目扎实推进,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全市23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共完成投资59.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8.1%;其中,24个自治区层面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合山市里兰至马安码头二级公路等26个项目实现开工,来宾国鼎食品公司冰糖生产加工等6个项目竣工。组织两批次共79个重大项目开展集中开竣工活动,总投资199.7亿元。全市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政府投资滚动三年计划项目1410个,总投资484亿元。获自治区调增我市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8个。市本级完成融资63.7亿元,增长35.2%,其中,政府债券24.2亿元。来宾市园博园项目列入自治区PPP项目库,并获前期工作经费支持。
“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年”活动深入推进。统筹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年”活动149个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7.2%。我市17个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并获专项资金950万元。积极推进“双核驱动”战略重大项目,来宾市桂中汽贸园等11个项目实现开工。南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柳州至南宁第二高速公路、柳来工业大道一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港产城一体化进程加快,投入1.3亿元建设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一批通港、通园公路。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科学招商、精准招商,全市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4%;新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296.2亿元。
(五)精准脱贫全面推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圆满完成27.3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产业扶贫深入推进,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91个。结合县域优势,发展百香果、柑橘、茶叶、肉牛、生猪等特色种植养殖和精品旅游等产业,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有序实施28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工项目17个,搬迁入住1423人。金融扶贫力度继续加强,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8亿元,涉及贫困户6232户。要求今年脱贫摘帽的合山市和37个贫困村,全部完成村屯道路硬化任务,水、电、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植树造林面积22.8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凤凰山、老梅沟森林公园造林绿化和桂中水城绿化景观带改造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美丽来宾·生态乡村”活动,完成2746个自然屯的村屯绿化,完成率99.7%;新增绿化面积1957.6亩,新建沼气池1331座。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7.1万亩。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6%。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按空气污染指数(API)统计,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为179天,优良率达98.4%;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 2.5)平均浓度继续下降,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学前教育示范市创建成效明显,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5%以上。市城区2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加快建设,“大班额”和入园难问题得到缓解。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推动,筹建来宾职业技术学院,被自治区确定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市。实施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建设市县两级示范点150个、村级服务中心53个。5个县(市)的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缓解“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全市参合率99.10%,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均完成目标任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1.7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0.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增长5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6%。民生支出增长9.3%,占财政支出比重78.2%,上升1.3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平安来宾建设,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全区前列。
(六)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力,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现。电力体制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大工业局域电网工程开工建设,我市获国家批复成为全区唯一的售电侧市场改革试点市;9家企业成功纳入自治区电力直接交易平台,预计降低用电成本2.6亿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全市38个市直部门认真实施目录保留的245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目录之外无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助推创业,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5397张,内资企业和注册资本快速增长。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施《来宾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储备PPP融资项目13项,总投资40.9亿元。市工投集团10亿元小微企业债券成功发行;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8.7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7亿元。财税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进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推进税收管理制度改革,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开,预计每年可减轻税负4.3亿元。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我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趋势,但是,受环境影响和经济结构制约,我市经济回稳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任务非常艰巨,当前经济运行还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经济下行压力未减。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止跌回稳,但增长幅度不大,与年度预期目标仍有差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低于年度目标,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略高于预期。从历年情况看,上半年至少保持不低于年度目标的速度,才能为完成全年目标打好基础,因此,我市稳增长压力仍然非常大。
(二)工业增长仍显乏力。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仍未走出困境,制糖及综合利用业因原料蔗持续减产,电力业受发电指标影响持续负增长,铝锭、铁合金、电解锰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减产65家,累计减少产值38.6亿元。新兴产业虽然增速较快,但规模小,难挑支撑工业增长的大梁。
(三)投资回升基础不牢。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呈下降趋势,全市238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9.2亿元,占比仅31.2%。同时,受市场、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业主投资信心不足,项目推进缓慢;民间投资持续疲软,完成投资108.3亿元、下降1.5%,占比57.1%、回落1.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持续下滑,下降18.2%。
(四)县域经济活力不足。各县(市、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园区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上半年,合山市的经济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兴宾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金秀县的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且降幅较大。县域经济呈现“整体放缓、两级分化”格局,对全市稳增长形成制约。
三、下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
展望下半年,形势依然复杂,经济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胶着对峙,仍须政策加力积聚正能量,助推经济行稳致远。随着稳增长措施和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我市经济增长还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世界银行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2.4%。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仍保持强大动力。自治区积极打造中央赋予的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新格局初步形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政策效果看,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稳增长、降成本措施和一系列重大改革效果显现。“中国制造202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产业政策,为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带动扩大有效需求力,电力体制改革和环境服务业试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成本进一步降低,更多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从我市条件看,上半年主要指标比上年同期回升,公路、水路货运量分别增长5.9%、11.2%,比一季度加快0.8、2.3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7.3%;工业用电量增长4.8%,先行指标趋势稳定表明实体经济在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仍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条件。
此外,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正在形成有力支撑。60多个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工程全力推进;桂中治旱、“双高”糖料蔗基地、大藤峡库区移民三大“国字号”工程加快建设;银海铝二期、广西福美新材料MCM生态材料产业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工,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将陆续形成有效投资量。综合判断下半年形势延续上半年态势,经济增长可实现企稳回升,但要完成全年增长6%的年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推进我市稳增长和降成本38条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 “六个年”活动和招商引资工作,切实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动力。重点推进主城区、市工业园区、来宾高新区“三区”体制改革,理顺管理模式和权责关系。抓好“接放管”改革,动态调整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大力推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改革。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加快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合一”。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来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步推进来宾市信用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财税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及时跟踪 “营改增”试点进展。抓好国企改革,推进政企分开,积极稳妥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继续推动供给侧改革。落实“稳增长、降成本”优惠政策措施。全面自查、集中清理涉企收费,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提供有效供给能力。加快河南工业园区开展售电侧市场改革进度,鼓励支持售电公司积极探索投资建设增量配电网,发展增量配售电业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消解低端低效和过剩供给,建立完善僵尸企业逐步退出或转型发展机制。继续推行以购代建、以租代建等模式,消化商品房库存。有序推进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减少政府债务利息支出,降低政府融资成本,缓解偿债压力。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提质升级。继续统筹推进传统产业“二次创业”项目,推动存量企业满产达产。力争年底建成大工业区域电网工程,推动“铝电结合”、“冶电结合”。以高新区和工业园区为主要平台,推动福美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大力发展汽配、茧丝绸、碳酸钙、医药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产值达到70亿元。采取“一企一策”精细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力争完成新增15家企业上规的目标。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提升第一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力争年底新创一批区、市、县、乡农业(核心)示范区。重点推进凤凰片区创建金凤凰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打造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农业亮点。加快发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推进“一干七支”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抓好兴宾区桥巩镇六村和大村2个自治区级示范点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供销社、国有林场、农垦等农村各项改革。
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着重抓好4个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结合城北新区提升完善工程,大力发展购物、餐饮、健康养老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冷链物流、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兴第三产业,实现冷链物流与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巩固提升金秀“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成果,力争承办“乐游广西(来宾市)冬季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暨象州县温泉旅游文化节”活动。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投资仍然是稳增长、促发展的主要动力。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扶贫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增强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使用办法,加强项目储备工作。探索采用总包模式引入先进咨询企业及大型企业财团,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投向、有融资渠道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招商项目,实施从项目储备到落地的“一条龙”咨询服务。加强对潜在PPP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实行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扩大来宾市PPP项目库。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建立市场准入清单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进度,主动盘活项目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保留事项全部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四)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开放合作。进一步提高招商实效,重点围绕重大项目、新能源等6大产业,做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切实抓好项目策划包装,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面实施《来宾市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15-2020)》,加快我市西江经济带项目库453个重大项目和自治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17个项目建设。探索超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我市三江口(红水河、柳江、黔江交汇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三江口经济开发区,打造我市沿江经济带发展新增长极。
(五)全力抓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第一战。紧紧围绕减贫8.5万人、37个贫困村和合山市脱贫摘帽目标任务,根据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县“九有一低于”的脱贫标准,找出短板缺项,精准发力。细化落实每个贫困户、贫困村的帮扶联系责任人和单位,确保精准帮扶全覆盖。加大扶贫产业开发力度,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深入推进金秀县旅游扶贫产业试点项目和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委六道村试点工作。继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完成3549户14679人的搬迁任务。继续抓好金融扶贫工作,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扶持促进贫困户就业创业。
(六)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新来宾。重点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武宣、象州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以及象州石龙镇建制镇试点等3项国家级试点工作,带动全市城镇化发展。全面推广居住证明办理“一站式”服务和出租屋“挂牌管理”模式。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按照“大兴产业、完善提升、聚集人气、控制规模”的方针,加快新城区功能完善提升和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城镇化率提高到43%。